成本动因亦称成本驱动因素,是指决定成本发生的那些重要的活动或事项,它可以是一个事项、一项活动或作业。成本动因支配着成本行动,决定着成本的产生,是导致成本升降的因素。大多数企业,尤其是那些执行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都利用成本管理来维持和提高其竞争优势。成本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认清当成本动因变化时总成本如何变化,为了更好地描述成本动因与成本变化的关系,管理会计引入了四种方式描述成本的变化,即有四种成本动因:作业基础的成本动因、数量基础的成本动因、结构性的成动因和执行性的成本动因。

什么是成本动因?

作业基础的成本动因与特定的生产作业或服务作业相联系,执行一项作业会消耗资源并进而产生成本,作业基础的成本动因驱动下的成本总量与作业量直接相关。对于成本控制,管理人员通常把他们的努力放在管理公司的制造、销售、配送产品和服务的作业环节上,例如,生产部门经理需要了解像机器维护和保修这样的日常作业是怎样影响产品成本的。同样,销售部门的经理需要知道像订货和售后服务这样的作业是怎样影响销售成本的。一个企业在价值链中存在很多成本动因。是否能找到最恰当的成本动因,决定了管理人员能否很好地理解成本性态以及能否很好地控制成本。

数量基础的成本动因。很多情况下成本是直接受数量驱动的,最典型的是直接成本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数量基础的总成本与产品或者服务的产出量之间在简单的情况下可以理解为是线性关系,但实际上它们是非线性关系。原因在于当数量较低时,随着数量的提高成本减速增加,这归因于更大规模下更有效的资源利用和更高的生产率,成本减速增加的特征也常被称为边际生产率递增,这意味着随着产出的增加,投入被更高效地利用了。在数量较高时尤其是当数量超过一定规模,这时组织的复杂度和沟通协调管理难度增加,成本开始加速增加,主要是邻近生产能力极限时运作效率的低下、资源的低效利用等等。这一成本性态符合边际生产效率递减规律。

结构性成本动因。大部分企业成本在其具体生产经营活动展开之前就已被确定,这部分成本的影响因素即称结构性成本动因。结构性成本动因是由一个企业的战略决策、商业模式、所在行业等决定的,这些因素决定了一个企业的资源和运作结构。

执行性成本动因。是指与企业执行作业程序相关的成本驱动因素,它与企业的业务与管理决策对资源的运用方式相关,是在结构性成本动因决定后才成立的,多属于非量化的成本动因,对成本 的影响因企业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