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少春的赤壁之战
2002/06/21
上月底,徐少春给22名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戴上“金手铐”,授予总额为562万股计市值近千万港元的股票期权。这是作为金蝶国际掌门人的徐少春第三次授予员工期权,但在他看来现在还只是“小试牛刀”。
中国的期权制度该如何设计,中国证监会尚在讨论中,国内上市公司还只能是更多的纸上谈兵。而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金蝶国际,率先体验到国际资本市场带来的成熟机制,已经娴熟地把期权运用到人才激励甚至兼并活动中。徐少春把引入股票期权,视作金蝶国际登陆境外市场不后悔的理由之一。
金蝶国际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后,股权结构中有8.62%信托股票,由146名员工持股3732.6万股。这么高的员工持股比例在香港创业板公司中也不多见,当时获得了香港联交所的特许和豁免。按照金蝶国际的说法,美国微软也没有拿出这么高的比例给员工持股,而金蝶投入亿元资金用于员工的激励和奖励,能为员工带来最大的利益。
在外界看来,金蝶国际与用友软件相比吃了大亏。用友软件利用国内证券市场的高市盈率,融资效率远远高出金蝶国际。但是,金蝶国际对上市却另有打算。金蝶国际上市前就拥有现金4000多万元,而初始上市只募集8000多万港元。对徐少春来说,落实员工持股计划的可贵价值,丝毫不低于上市发股募资。
员工持股和股票期权都在国内资本市场上缺乏可操作的规则,上市只能给徐少春带来象征性的财富。而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则完全不同,发起人股份全流通,又可建立股票期权机制。换句话说,尽管王文京不可能随意转让用友软件股份,徐少春也不可能随意出售金蝶国际股份,但果真要选择退出的话,徐少春比王文京更加灵活。
与此同时,金蝶国际的员工也从持股中获得利益。2001年,共有156名员工认购信托股票,占当时工作在一线的普通老员工的61.54%。截至目前,已有29名员工申请出售或转让信托股份,占拥有信托股份总人数的18.59%。据了解,大部分员工出售股票的原因是购房、购车或补贴短期大量消费。有一位员工为购房卖出5万股信托股份,每股2.01港元,而买入成本不到0.1港元。
入世后,中国企业直面国际化竞争。徐少春18日在上海形象地比喻:国有企业是蜀国,外资企业是吴国,民营企业是魏国。民营企业需要发动“赤壁大战”,来谋求统一霸业。熟读《三国演义》的徐少春清楚,曹操兵败赤壁的原因之一是没有真正笼络住徐庶的人心,当时在曹营中只有徐庶提前识破蜀吴之计。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想打赢当今软件业“赤壁大战”的徐少春,自然深知得徐庶之心的重要性。在金蝶国际,出现了“不为徐少春打工”之说,因为员工持股后与徐少春之间已不再是简单的打工关系。
粗略估算,金蝶国际的信托股票中将至少出现十位百万富翁。徐少春称,伴随着公司的发展,股票的上涨,未来在金蝶员工中将出现100多位百万富翁,几位千万级的富翁。
比起信托股票,股票期权更能够使员工产生归属感。股票期权有“金手铐”之称,即员工在获得公司授予的股票期权后,可以在未来公司股价上涨超过事先约定的认购价后,仍以认购价向公司购买股票。但如果员工离开公司,所获得的行使期权会自动失效。
根据香港的上市规则,金蝶国际可授予员工股票期权的总额,不超过发行在外股本的30%。股票期权可行使期限为10年,认股价格则有两种:一种是期权授予日期的收市价;另一种是期权授予日期前五个交易日的平均收市价,与期权授予日期的收市价选择,两者取其高者。金蝶国际已分三批共授予57位员工864万股期权,距30%的上限还很远。徐少春称,上市后一年的期权授予还只是“小试牛刀”,未来10年公司将充分行使期权计划,吸引更多的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加入公司。
他认为,虽然全球IT业处于低潮,一些IT企业股价一落千丈,期权分配已经失去意义,但对成长性的高科技企业而言,期权制仍是留住人才的最好办法。在企业的不断成长中,股价不断上涨,员工长期持有股票期权,可以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喜悦,这是其他激励方式不可比拟的。
香港创业板市场低迷,金蝶国际也由上市初期的4港元多跌落下来,目前徘徊在2港元左右。徐少春18日说,这样的股价没有真实反映金蝶的价值,实际价值远远不止。
金蝶(中国)华东区副总经理张积木称,他不是因为期权而到金蝶,但自己不得不承认,得到期权的同时也得到了某种信任和尊重。张积木是金蝶国际第一批期权获得者,他说,当时获得第一批期权的员工平均每人约5万股左右,数额并不大。但只要在金蝶一天,就不会卖掉金蝶的股票。金蝶国际现在的股价,高抛低吸可以带来短期效益,但我认为持有金蝶的股票是一种长期投资。张积木还判断,中国ERP市场已进入上升通道,一定会大幅度反映到资本市场,持有期股的长期利益可以期待。
26岁的金蝶市场联盟部经理陈景伟在金蝶工作了3年,是第二批期权获得者。对被授予期权,他认为这是工资奖金以外的又一笔收入,是“天上掉下的馅饼”。而且这笔收入可以通过员工的努力获得最大收益。他介绍,第一批期权满一年后每年可以兑现25%,4年后可全部兑现,这肯定不是一种“套牢”的手段。“就如我说的,只是公司在员工正常奖金以外的收获”。
请先阅读并同意协议
扫码对话徐少春
您好! 想了解金蝶云产品或解决方案吗? 请点击立即咨询,我将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