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若失败 我退出江湖
2002/06/25
金蝶总裁徐少春说金蝶今年至少并购两家企业 本报上海讯 “金蝶今年至少还要并购两家企业,对象也已经基本确定。”日前,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总裁徐少春在上海告诉记者。 记者:金蝶国际目前自身的情况怎么样?2001年底并购开思之后,整合工作做得怎么样了? 徐少春:一切进展都很顺利。刚并购开思时,确实有几个员工离开了开思,但走的并不是核心人员,现在90%的人员已经安排好,最近还出现了一些技术人员回流的现象。可以说,到现在为止,无论是产品还是人才,开思已经完全纳入了金蝶的体系。 其实,金蝶与开思都是中国的公司,双方的管理层年龄接近,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共同的理想,我本人也有开放的心态,整合好根本不存在什么问题。这个并购案例还只是个开始,如果失败了,我就退出江湖。 当然,在整合过程中问题肯定存在,但问题肯定能够解决。要知道,这是中国软件业第一次真正的并购,很多东西我们也不懂,也在学习。其实在金蝶已经开始跟开思谈并购的事时,我还正在北京希尔顿酒店里学习有关并购方面的书呢。 记者:金蝶今年的并购对象确定了吗?会并购几家? 徐少春:金蝶今年至少还会并购两家吧。现在并购的目标已经有了。但是还不能透露。 记者:假设记者手头就有一个公司希望能被金蝶并购,金蝶会考虑吗? 徐少春:金蝶是个上市公司,我们并购首先要考虑的是否对公司的发展有利,是否能为股东获取更多的利益,是否能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方案,我们不会为并购而并购。 记者:用友在内地A股上市,募集资金近10亿元之巨,而金蝶国际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发行市盈率21.9倍,发行价格只有1.03港元/股,资额只有9600万元,对此,金蝶怎么看? 徐少春: 我们不后悔,应该说,资本国际化才是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的捷径,引进国际风险投资比国内风险投资更有利于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金蝶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市,对企业具有积极意义,符合公司国际化的发展目标,按国际资本市场的监管要求管理企业,通过与国际投资者和海外同行的交流,有助于树立国际品牌,国际资本市场上市场工具多样化,有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 现在金蝶的资本国际化道路已经铺平,下一步就是市场国际化、商品化了。
请先阅读并同意协议
扫码对话徐少春
您好! 想了解金蝶云产品或解决方案吗? 请点击立即咨询,我将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