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内控”助品牌发展
2012/11/20
【导读】“烟草内控”助品牌发展
某烟草生产企业,是省级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下属8个卷烟生产单位及薄片、进出口公司,年产销卷烟310多万箱,总资产134亿元。经营范围为烟草制品的生产、销售,烟用物资、烟机零配件的经营,烟叶进口和卷烟出口业务,与烟草制品生产销售相关的其它生产经营、多元化经营、资产经营等。
该企业已经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建立了生产、营销、专卖管理、物流、OA、内管、人力资源在内的综合信息化管理环境,其中ERP的深入应用更是为企业在产供销整个供应链环节进行风险控制和流程监控。企业自身打造“烟草内控”为管理目标,不断为品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PFMEA:风险化于无形
人难免会生病,若不及时就医,小病也会拖成大病。产品质量隐患也是如此。若不及时消除这些隐患,就可能出现质量事故。为防患于未然,该企业引入了PFMEA(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技术,并把下属生产点确定为这一技术应用的试点单位。
PFMEA是什么概念?该试点单位质量管理部主任顾某先讲了一个故事:扁鹊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有一次,魏文王问他,究竟谁的医术最高明?扁鹊说,大哥最好,二哥次之,自己最差。大哥治病,是治于病情发作之前;二哥治病,是治于病情初起之时;他治病,则是治于病情严重之时。
扁鹊讲的道理并不深奥,事后处理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预防。PFMEA的作用正在于此。通过编织密网,识别生产过程中潜在的质量风险,再把各种风险从高到低排列,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这有点类似于天气预报。如果说明天降水概率有80%,那么我们就可以备好雨伞。
围绕“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该生产点开展了全方位的质量隐患排查,先后识别出568项潜在质量风险,并按照风险指数的高低制定了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以烟支爆口为例,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一般有三种:烙铁达不到温度;烙铁高低、居中位置调整不到位;白胶的黏贴性达不到要求,内存气泡。找到能够引起烟支爆口的原因后,卷包车间定期更换烙铁测温元件,把烙铁与烟条的间隙调整到0.05毫米,并将白胶质量问题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三管齐下,这一潜在质量风险就被化解于无形。
通过PFMEA数据库,一线员工和维修技师在生产和保养维护过程中,能够实时查询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预防措施等信息。质量管理部门也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质量改进。潜在风险就像是一道道选择题,而数据库中已经给出正确答案,我们只需要按照标准进行操作。
SPC:异常波动受控
如何消除产品质量异常波动,实现产品同质化生产?该企业又根据此种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SPC(统计过程控制)技术的工艺质量防控模式,包括工艺质量问题预警、质量缺陷库、操作经验库等。
预控图是SPC中最重要的工具。通过建立预警、报警规则,可以实时控制各环节的关键指标参数。因预控图中有红、绿、黄三种颜色,员工形象地称其为“彩虹图”。若指标参数落在绿色区域,为正常波动;落在黄色区域,需引起注意;落在红色区域则为异常波动,需立即进行处理。
预警、报警规则以预控图控制限的设置为基础。以薄板烘丝热风温度为例,中心值为110℃,公司标准允差不超过2℃,内控标准允差不超过0.56℃。只要指标参数超过内控标准,终端设备就会自动报警。
针对异常波动较多的情况,他们在不降低预警标准的前提下,开展了轮班和车间两级攻关活动,对多项参数指标的异常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优化控制程序、调整相应参数等,使异常次数呈现逐月减少趋势。目前,作为制丝过程核心指标的过程能力指数较应用SPC技术前提高了15%。
不仅如此,质量异常波动及处理方法还被作为案例,纳入质量缺陷库和操作经验库。其他员工遇到类似情况,可以在数据库中查询相关处理方法,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自检+“飞检”:内控无处不在
在该试点卷包车间,每个机台都配有一个专门的塑料盒,内有不同类型的缺陷样品。员工每天开机时,都必须先放上这些样品,检查设备小盒成像、空头检测等装置是否灵敏。在生产过程中,更要定时检查烟支外观质量和圆周、重量、吸阻、通风率等指标。
良好氛围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养成规范的操作习惯也要假以时日。公司对车间操作工进行绩效考核时,“质量”所占权重是最高的。同时,他们还构建了公司、卷烟厂、车间、班组四级“飞检”模式,不定时间、不定地点、不定内容进行质量抽检。
此外,该生产试点以自身《在线质量控制办法》为脚本、以各机型操作技术拔尖人才为“主要演员”拍摄了视频,形成了可视化的岗位操作“说明书”。从机型描述到生产流程描述,再到操作动作的完成,简洁准确,一目了然。员工观看视频后,就能轻松掌握各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
【本案例由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提供】
请先阅读并同意协议
扫码对话徐少春
您好! 想了解金蝶云产品或解决方案吗? 请点击立即咨询,我将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