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香港上市是不是亏了
2002/04/05
徐少春:要看你有没有让股东赚钱 中国民营企业在香港创业板的日子正不好过,随着欧亚农业,格林柯尔连爆问题,有媒体惊呼中国民营企业正在香港创业板上受到狙击。香港创业板到底给上市的国内民营企业带来了什么?和国内主板相比,香港创业有何优势?为此,金蝶总裁徐少春(以下简称徐)昨天在广州接受了本报记者(以下简称记者)的专访。 去香港上市是正确选择 记者:最近中国民营企业在香港创业板遇到了一些问题。(1月3日,《远东经济评论》发表文章,对在香港创业板的上市公司欧亚农业及其创始人杨斌提出诸多质疑,著名投资银行 华宝分析师瑞银随即做空这只股票,文章发表前日,该大跌18%。在此期间,另一家上市公司格林柯尔的业绩也受到质疑,股价大跌。此两家都是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国内民营企业。因此引发了香港资本市场上对国内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的质疑——记者注)金蝶是一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著名软件企业,徐有没有感觉到国内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正遇到诚信危机? 徐:我对欧亚农业、格林柯尔的具体情况不太了解。但我觉得问题没那么严重。尤其对于金蝶来说,去年上市以后,发展相当不错。最重要的一点是作为民营企业的创始人,不是为钱而赚钱,我们的管理团队都很年轻,上市是为了把事业做得更大,只要心里没鬼,光明正大,就不怕什么。 记者:软件业常说“南金蝶,北用友”。可在不同的地方上市却命运不同。用友在国内主板上市,股价一度突破百元,而金蝶发行价只有一元多。从个人身价来讲,王文京也大大超过你。现在想想你有没有觉得亏? 徐:不少人都和你一样这么想。可我一向认为金蝶到香港上市是正确的选择。前不久我们刚刚公布了2001年年报,净资产回报率超过了20%。现在金蝶的股价近2元,比上市时的1元多翻了一番。上市融资不是钱越多越好,而是要适量。作为上市公司,你的业绩好不好,还要看你让你的股东赚钱没有。 记者:现在国内 二板迟迟不开,有许多中小高科技企业也想到香港创业板上市,你觉得香港创业板能给国内民营企业带来什么? 徐:首先在香港国际市场更近,更有利于企业向国际市场开拓,二是香港资本市场成熟,政策灵活,我们就可以顺利地开展员工期权计划,前不久收购开思,我们也一半是用发行新股的方式,不动用更多现金。可这些在国内市场上暂时还做不到,三是严格的监管。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挤去泡沫水分。再回答你上一个问题,到香港上市是不是亏了,到五年后你再看看,当然也不排除时机合适,我们再回国内A股上市。 真正并购时代还未到来 记者:去年以来,国内软件业并购消息不断,联想入主汉普,神州数码联手鼎新,金蝶并购开思,是不是国内软件来到了整合,并购的时期? 徐:现在确实是收购的好时机,原因很简单。不少软件企业缺钱,国内创业板又迟迟不开。因此这时期能用比较低的价钱。但我觉得真正并购时代还没到。现在都是大鱼吃小鱼,还没到巨头并巨头、小鱼吃大鱼。因此,我觉得从今年开始国内软件业的变数很大。有些搞不好就得翻船。 记者:说起大鱼。现在甲骨文这些国际软件巨头入世后都加大了在中国的投资力度,他们目前占据了中国软件市场的中高端,和他们比,本土软件企业有何优势? 徐:我们更了解本地市场。我们把90%的钱投到这里,他们只拿出1%,我们更专心。目前国内软件企业主要是中低端市场,这也没什么不好,中国有那么多中小企业,这个市场足够大。 记者:有一天,若甲骨文这样的国际软件巨头也弯下腰来做这些中小企业的生意怎么办? 徐:那它一定会遭到惨重失败。它能雇那么多人去做一个项目吗?企业定位不同,各有各的市场。 记者:国内软件市场的整合会不会向少数几家集中? 徐:对。以后的市场就是一两家巨头一统天下。金蝶就要做集团。我们手头还有1.2亿多元的现金。我们下一步还要收购一些行业软件。像金融、电力等行业的软件企业。
请先阅读并同意协议
扫码对话徐少春
您好! 想了解金蝶云产品或解决方案吗? 请点击立即咨询,我将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