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战国烽火连天 金蝶梦想做秦国
2002/05/13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的徐少春并不是一个性格内敛的人,实际上,他常常会毫不谦虚地将金蝶视为“下一个软件行业的联想”。在他想来,如果目前国内ERP领域的诸侯割据状态最终会演变为大一统格局的话,那么最后出来收拾残局的一定是金蝶。 这样的预言真是乐观,但也不是毫无根据的:不久前该公司公布的2001年度业绩报告显示:集团营业额超过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22.7%;净利润相比去年增加34.3%,远远超出业内平均增长水平,位居同行榜首。 金蝶2001年在软件销售总额上虽然与市场排名第一的用友还有些差距,但据证券界权威专家对比分析:用友除资金优势明显外,金蝶在主营业务净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投资者的年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等多项关键的财务指标上都远超过用友。日前,业界最具影响力的计算机世界市场研究中心(CCW Research)公布的《2001—2002年中国管理软件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显示:金蝶K/3ERP以15.4%的品牌覆盖率居国内外各大ERP软件品牌之首位。这一数据表明:金蝶K/3ERP已成为中国品牌覆盖率最高的ERP产品,深受广大中国企业的认可和信赖,成功签约中国建设银行、科龙集团、波导集团、通钢集团、韶钢集团,并树立了TCL集团、银河证券、新华制药、上海电力、杭州卷烟厂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成功客户样板,成为中国拥有用户数量最多的ERP软件。 2001年是金蝶重要发展及增长的一年。随着“全面向行业进军,继续深化转型”战略的推进,集团的业务核心已成功由财务软件转向ERP系统,并于6、7月间在美国硅谷设立了联络处,在上海、北京设立了研发中心,还收购了北京开思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参股了新亚赛邦(香港)科技有限公司,凡此都使徐少春有资本感到骄傲。 从财务软件走向管理软件,从软件产品走向综合服务,从偏安一隅走向软件产业的风口浪尖,金蝶已经向着中国最强大的国际性软件厂商的目标跨出了一小步。金蝶会如愿以偿吗?日前本报记者走访了徐少春先生。 《经济观察报》:不久前金蝶和清华大学合作成立了一个研究院,这个研究院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徐少春:3月13日,我们同清华大学国家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这个研究中心在我国CIMS发展中起着牵引与导向作用,完成了多项国家863计划重大攻关项目。金蝶将在其研究中心成立“企业信息化技术研究所”,双方将合作进行管理企业信息化、尤其是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的研究。在未来三年内,双方将在企业信息化培训、共同承接企业信息化工程等领域开展紧密合作。制造业的信息技术一般是包括CAD、CAPP、NEC等技术,也包括营销,就是我们说的ERP,MRP2,供应链管理等等。4月25日,我们又联合成立了CIMS研究中心的深圳培训中心,将与金蝶企业大学紧密合作,为深圳以及珠三角地区培训和输送高素质的信息管理技术人才。 眼下还不能说我们在制造业上优势很明显,但我们的产品在制造业中的运用已经占到集团收入的30%,还是比较大的一个比例,我们很多的客户也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在中国,信息化主要在制造业、流通业和农业,还有服务业等。从产业结构来看,制造业占50%的比重,农业占了20%,流通业占了30%。所以制造业的信息化是整个信息化的重点。以往国家CIMS工程曾一度遭到冷落,现在看来,这是一条非常务实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 《经济观察报》:我听说金蝶提出一个口号,就是要做企业信息化战略伙伴。战略伙伴一般指的是某种合作关系,而你们跟下游企业是一种商业关系,您对战略合作伙伴是怎么定义的? 徐少春:为客户服务,我觉得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买卖关系。因为企业的信息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是说企业买了你的这个产品就一步到位,以后企业就再也不找你了。企业是在不断的发展,企业的信息技术也是如此,这就要求我们跟企业保持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做它的IT规划咨询部门,做它的IT产品实施部门,为它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为它提供全程的咨询服务。 3月13日,我们推出了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该方案是在国内市场第一个具备最强实力和整体内容的,即使与国外厂家相比,其方案覆盖面和集成能力也是前所未有的。事实上,金蝶目前已经彻底摆脱了单一软件厂商的形象,在服务方面走在了同行前列。 《经济观察报》:国内做ERP的企业里上市的只有用友和金蝶,用友是一家国内上市的公司,而金蝶是香港的上市公司,这对双方企业的竞争优势有什么影响? 徐少春:我们集团的股权结构相对来说比较合理,没有一股独大的现象,这个模式更有利于企业治理结构的良性运行。一股独大的企业也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是现代企业治理结构能不能健康运行,我感觉很危险,因为很多重大的决策随时都可以被控股股东否决。 另外,我们可以给管理层和员工期权和股份,这在国内上市公司中是不可能的。还有,我们的股东是国际性投资公司,他们会把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经验介绍进来,从而加速我们的国际化步伐。最后,我们可以随时在股票市场上发新股和配股,在货币市场上融资,内地的资本市场眼下还做不到这一点。 《经济观察报》:金蝶此前曾宣称每年会拿出12%左右的资金用于研发,这在国内企业中算是比较大的一笔了,但是和思科、SAP等国外企业相比还是不够的。随着这些境外企业对中国市场投资力度的加大,未来软件业格局会不会出现新的变数? 徐少春:国外企业再看好中国,也不可能把全球的费用扔进来,而我可以把我所有的费用投放在中国。中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有成千上万家中小型企业,我觉得谁占领了整个市场,谁就能够得天下。尽管我们做一个单子不像SAP挣得多,但我们可以以量取胜。事实上,我们一天拿下几百家单子的情况都有。 《经济观察报》:目前的ERP的领域很像是春秋战国时代,你认为在这个“战国”中,最后胜出的会是谁呢? 徐少春:国内的ERP厂商中,确实没有哪一家是绝对领先的,大家基本上都很接近,尤其是前面几家。我想这种情形下一步一定会变,由春秋而战国,最后达到天下一统,而我们的理想就是做秦国。 我觉得我们是一个懂得国际规则的本地厂商。走向国际化,我们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实际上我们一直在走向国际。这方面用友跟我们有所不同,它的股东主要在国内。至于新近并入神州数码的鼎新,我想他们对中国市场的了解至少还需要两年的时间,在这两年之内我们能够做很多事情。当然,我丝毫不怀疑他们都将成为“ERP战国”中有力的角逐者。 在这个“ERP战国”中,当然还包括一些国外厂商,他们来中国已经很多年了,我们也已经和他们交过很多次手了,知道他们的强项在哪儿,弱点在哪儿。总之,现在这个市场已经开始了一场争霸战,鹿死谁手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是在我们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就是要争这个“宝座”。 2002年,金蝶要成为中国企业信息化的最佳战略伙伴,为企业提供按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用户订制的个性化的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以满 足不同需要。此外,还将继续施展“长袖善舞”的本领,在资本市场大刀阔斧,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发展机会,并积极进军海外市场。
请先阅读并同意协议
扫码对话徐少春
您好! 想了解金蝶云产品或解决方案吗? 请点击立即咨询,我将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