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蝶喜获“中国软件自主创新排行榜”两项大奖
2006/06/29
中国软件业究竟谁执牛耳?中国软件业自主创新程度究竟如何?谁对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最具贡献?
2006年6月22日,美丽的渤海之滨大连,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与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联手打造的“中国软件自主创新排行榜”正式发布。金山、方正、金蝶、东软、红旗等国内知名的软件厂商参加了此次活动,角逐“自主创新产品奖”、“自主创新企业奖”、“自主创新企业家奖”和“特别贡献奖”四项大奖,金蝶因成功树立了中国软件企业自主创新的典范形象,而喜获“自主创新企业”、“自主创新企业家”两项大奖。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徐少春领奖
作为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国产软件业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而在跨国巨头的专利大棒、非关税壁垒等重重阻碍之下,“自主创新”早已成为中国软件业的第一关键词。此次活动就是旨在通过对中国软件业自主创新路径选择的探讨,对自主创新杰出软件企业的评选,鼓励更多中国软件企业参与自主创新。为了使排行榜更加权威,主办方引入了IDC等多家国际权威中介机构参与相关评选指标的设定,而评选过程则包括企业自荐、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等多个环节。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徐少春(右一)与现场嘉宾对话
一直以来,“自主创新”就是金蝶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过去13年成功的关键。金蝶缔造了管理软件领域的若干个技术第一:第一个基于WINDOWS平台的财务软件,第一个基于DNA三层结构的ERP系统,第一个基于ERPII管理思和架构于自主研发的中间件之上的大型企业管理软件,第一个完全支持J2EE规范的中间件系统软件,第一个基于服务导向架构(SOA)的业务操作系统等等。金蝶始终以“自主创新”的倡导者、实践者和领先者的形象领跑在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道路上。
技术创新的同时,模式创新也是金蝶对业界的一大贡献。中国的软件企业正在经历一个从“个体英雄”到“产业群制胜”的时代。从以往“单打独斗,大包大揽”模式到“伙伴至上,共赢天下”模式,金蝶以创新的思维,跳出了软件企业发展的桎梏,实现了自我的加速发展,并以自己的实践为业界提供了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而金蝶自创的业务基础软件平台--BOS的“技术无关性”能够为合作伙伴提供个性化开发平台,从而使之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利润增长点,保障IT生态链的和谐发展。
在颁奖现场,金蝶主席兼行政总裁徐少春先生表示:“中国软件产业是个生态链,由产品模式、代工模式、服务模式的软件公司组成,应该鼓励这三种公司都自主创新,这样才能百花齐放。而且只要我们在坚持自主创新同时又开展广泛的合作,中国软件产业就一定大有希望!”
请先阅读并同意协议
扫码对话徐少春
您好! 想了解金蝶云产品或解决方案吗? 请点击立即咨询,我将为您解答!